日前,北京宣布2023年体育中考现场考试调整为合格考,引发热议。一些人解读为,这是从“择优考试”改为“达标考试”,此说正确吗?
从官宣可知,北京“合格考”的具体做法是:由各区统筹,各学校组织集中测试,参与即合格、合格即满分。只要参与就达标,不参与则不达标,符合达标考试的定义。
达标考试如会考,(实质上)只有合格与不合格两档,考试或考核的目标是看考生是否具备必须要掌握的知识或技能。学车考科目一,学员必须90分及以上才通过,低于90分不合格,就是典型的达标考试。择优考试如中考、高考各类文化课程,每一分都是有意义的,都可以拉开很多名次,招录的高中或大学以总分从高到低排序,择优录取,考试或考核的目标是把智力能力最高者遴选出来。
【资料图】
过去,各地体育中考都要考几个项目,每个项目所得分数加起来,为体育中考总分,最后会加入文化课成绩中去,这种做法是典型的择优考试。学生因体育中考发挥不佳,哪怕差一分,都可能与心仪高中失之交臂。2023年体育中考,北京的做法是改为达标考试。只是达标的门槛定得非常低,以参与、不参与为界,而不以达到一定的速度、时间或力量为合格。
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大多数学生都得过新冠,体质或未完全恢复,担心择优考试之下,学生拼足全力、极限运动,会不利于他们的健康,要是出现猝死之类就不好了。海南的做法也是基于同样考虑,只是更干脆,决定2023年暂停由各市县教育局统一组织、集中进行的体育与健康科目考试,该科以满分50分计入考生中考原始分总分。
由此可见,北京2023年将体育中考调整为达标考试,或是权宜性的,将来或会恢复择优考试,当然也不一定。这一试验,是一个很好的契机,促使大家思考:体育中考该实行“择优考试”还是“达标考试”?
将体育放入中考的初衷,是希望学生重视体育,不要把全部时间投入到文化课程上,从而影响身体健康;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给学生“减负”,提升“素质教育”的空间。
不过,将体育考试纳入中考总分的做法,显然无助于给学生“减负”,甚至显著提升了学生的负担。考试项目,除了长跑之外,还有力量、球类与体操类;有必考项目,也有选考项目,有些地方还有抽考项目。一般每个学生要考三个项目,因为计入中考总分,对学生来说,实质上同增加三个文化课程是类似的。
尤其是城市孩子这方面卷得厉害,马上开始了军备竞赛,一样的“应试心态”。不少媒体均报道过“健身房里的初中生”。他们的家长花钱让他们去健身房,用昂贵的学费(每小时几百元)延请私教给他们一对一辅导,就是为了让孩子争取尽可能高的体育中考分数。这种竞争,某种程度上比文化课上的竞争更残酷,因为小时单价要比文化课课外培训贵多了,家境因素所起的作用更大。小地方的学子没有这个财力或条件与家境好的孩子比拼请私教;他们如果上不起或没有条件上文化课课外培训,买几本课外辅导书花不了几个钱。
更重要的是,人是有体育/运动天赋这回事的,就像有智力天赋一样,身体素质在很大程度上是天生的,后天长期训练对身体素质当然有提升作用,但突破不了个人运动天赋的上限。如果大家都重视后天训练,那最终比拼的还是每个人的体育天赋。通过择优考试,把最有体育天赋的人选出来,如果去体校则完全合理,如果去高中则值得商榷。
因为这种遴选的方向和文化课择优遴选很不一样。最有运动天赋的人与最有智力天赋的人重合度不会很高。两种遴选叠加一起的效应,会导致一种结果:最有运动天赋及最有智力的人都很有可能去不了最好的高中。反而一类人会比较有优势,就是这两种天赋都不最突出但结合得比较好,同时家境好家长舍得投入、个人也愿意努力的人。
另外,考虑到运动天赋如智力天赋一般分布不均,那些没有运动天赋或身体羸弱的学子就惨了。本来中考只考文化课,努力一下还可以上高中;现在加考体育项目,努力对他们来说效果不显著。
如果体育中考改为达标考试,并对身体羸弱的学子进行某种程度的豁免,择优考试所导致的诸多弊端可以有效避免,同时可以更好地锚定重视体育的初衷:让学子从自己的身体素质与个人兴趣出发,发现自己的运动天赋,选择适宜自己的体育运动,让他们是纯粹出于喜爱而从事,从而感受到运动的乐趣,而不是在考分指挥棒鞭策下被迫从事他们并不喜爱的项目,磨灭自己对体育的内驱力,耽搁、浪费自己的运动天赋。
一位网友自述:小时候体育老师也不教正确的训练方法……因为长得胖又遭受了些嘲讽,很长一段时间体育成了短板而且有了厌学情绪……大学时教武术基础的老师对我说:你挺适合练拳击的……又拖了十年我才找到了能够科学系统训练的拳馆,又有了些成绩。如果能早点有更专业的老师教,能在小学初中时发现自己的长处,就不会被耽误那么久了。
当然,达标考试考什么,标准应当定多高,是可以进一步讨论与论证的。
陈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