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推进基本医疗服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在医疗卫生健康领域的深化拓展,需要革除基本医疗服务治理体制机制中存在的种种弊端。
□ 钱东福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激烈变革阶段,基本医疗服务治理体制机制的弊端错综复杂,集中体现在:系统合理的基本医疗服务治理体系框架缺失,基本医疗服务资源配置机制尚未理顺,基本医疗服务治理运行机制尚不健全,基本医疗服务综合监管机制未能有效建立。这些弊端衍生出各式问题与挑战,给卫生健康事业发展,乃至社会可持续发展增添了不确定性。推进基本医疗服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亦须针对上述4个方面着手。
构建基本医疗服务治理体系框架是首要任务。基本医疗服务治理体系框架的构建,需要多元主体协同互动组成系统。这意味着,基于实现全民健康的目标要求,明确患者、医疗卫生机构、医药企业、医疗保险组织、卫生行业协会及行政部门等多元主体在“资源配置—组织运行—市场监管”三位一体治理框架内的角色定位、职责分工和运作方式,不断对各主体职能进行优化、协调、整合,推动建立多元参与、协同共治、利益共享的基本医疗服务治理体系新框架,促进基本医疗服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公众提供一体化、便捷化、普惠化和供给多元化的高质量基本医疗服务。
优化基本医疗服务资源配置机制是关键突破。首先,以县域医共体为依托,从组织架构、服务模式和管理制度等多维度整合县域资源,发掘基本医疗服务资源配置持续促动因素;接着,推进多元主体对基本医疗服务资源优化配置的协同目标达成共识,促使协同各方寻求利益平衡,使人、财、物和信息资源在医共体内的流通渠道畅通;进而,精准匹配基本医疗服务资源供给与需求,优化资源存量,调整增量,持续扭转倒三角式资源配置失衡;同时,提升基层岗位吸引力和胜任力,为基本医疗服务供给做好人才储备;最后,辅以管理制度、利益分配、医保支付等长效激励政策的配套改革,实现基本医疗服务资源配置持续优化的良性循环。
健全基本医疗服务治理运行机制是核心环节,包括基本医疗服务模式和基本医疗服务购买战略两个方面。服务模式是衔接资源配置与服务购买战略的重要中间环节,通过考察服务模式与城乡居民基本健康需求、就诊行为之间的关系,借助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数字化技术,打造医疗机构纵向层级联动与横向功能融通的整合型基本医疗服务提供模式。服务购买战略的关键在于政府以服务战略购买者身份,以医疗保险为委托代理,以契约为手段,设计服务绩效支付方式,制定服务购买决策,评估服务购买绩效,形成竞争激励机制约束基本医疗服务提供,最终实现公众需要、利益均衡以及成本效益性的服务购买战略目标。
形成基本医疗服务治理综合监管机制是重要保障。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和医疗技术置于综合监管框架之下,才可能持续提高基本医疗服务质量。其一,围绕基本医疗服务治理目标,统一监管标准,厘定政府、市场和社会各方监管主体的权限边界和职责分工,建立监管主体的组织协调机制。其二,在充分考虑我国现阶段基本医疗服务发展现状和借鉴发达国家经验的基础上,确定基本医疗服务监管核心内容,优化基本医疗服务监管方式。其三,结合我国医疗卫生体制特点,构建科学、客观、有效、适宜的基本医疗服务绩效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其四,利用信息化手段探索建立基于大数据的基本医疗服务监管预警系统,实时、动态地对医疗信息系统数据进行监测、分析和评估,防范医疗风险。(作者系南京医科大学医政学院院长、江苏省健康研究院副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