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刘良华 1. 在中国哲学家,现象学几乎被视试金石。
2、凡自以为有哲学修养的人,必须就现象学知识做一个表态。
3、凡是能够对现象学说三道四的人,即使不说明他是有哲学修养的人,至少也说明他是开放的、新一代的哲学研究者。
(资料图片)
4、 2.究竟什么是现象学? 你去问哲学界的人,人们会告诉你多种答案,比如: 现象学由胡塞尔创立。
5、 现象学的精神就是“面向事实本身”(也译为“面向事情本身”、“面向实事本身”、“面对事实本身”、“面对事本身”、“面对实事本身”)。
6、 现象学的方法就是本质还原、本质直观…… 由此,究竟什么是现象学,还是没有答案。
7、 3.现象学究竟是否由胡塞尔创立,看起来确定无疑,但在胡塞尔之前,早已经出现现象学的理论与实践。
8、这样看来,现象学是否由胡塞尔创立,也难说。
9、 4.其实,所谓现象学,就是哲学。
10、现象学是哲学的别名。
11、 既然现象学就是哲学,为何在哲学之外,另立新概念? 原因在于:哲学这个词语虽然遗传下来,但哲学精神早已经被人丢失、遗忘、遗弃。
12、 “现象学”新概念抬头,不过是以新概念的名义对哲学精神的召唤和提示。
13、所谓“现象学哲学”,其实是“新哲学”或“元哲学”。
14、 5.现象学,就是诚实的哲学。
15、所谓现象学精神,就是哲学精神;所谓现象学方法,就是哲学方法。
16、 6.如果说有所谓的“现象学精神”或“现象学方法”,那么,现象学精神或现象学方法可以归拢为三点: 第一,批判主义。
17、对任何独断论持怀疑和批判的态度。
18、在未经确证以前,一律悬疑。
19、 第二,反思主义。
20、思考人的意义,把“人”视为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把“人的问题”视为思考的中心议题,比如:人如何幸福?人如何正义?自我与他人构成什么关系? 第三,本质主义。
21、不迷恋不相信事物的表象,追寻表象背后的本质。
22、为了寻找本质,需要经常返回事物、词语的原始状态、原始用法。
23、 7.实际上,所谓批判主义、反思主义、本质主义,也并非现象学精神、现象学方法,这三大主义,不过就是哲学精神、哲学方法。
24、 历来的哲学,都显示出三个追求:批判、反思、寻找本质。
25、 8.于是,什么是教育现象学?就有了思路。
26、 所谓“教育现象学”,不过就是“教育哲学”。
27、 也因此,那些在教育现象学领域有所作为的教育学研究者,他必须已经是一个有所作为的教育哲学的研究者。
28、 如果不是这样,某个教育学研究者在教育哲学领域无所作为、碌碌无为,他就不配称教育现象学家或教育现象学研究者。
29、 9.在教育界,哪些人可以配称教育现象学家? 当然是那些著名的教育哲学家。
30、 比如杜威。
31、 杜威写了那么多教育学著作,其中凡是标示“教育哲学”(如《民主主义与教育》的作品,都是名副其实的“教育现象学”作品。
32、 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中,杜威提出了那么多有关教育的本质的解释,著名的解释是:“教育即生长”、“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经验的改组和改造”。
33、 而这些著名的教育口号,都来自杜威本人遵守的“教育现象学方法”。
34、 他的“教育现象学方法”就是:如果你想知道教育的本质,你就必须返回原始社会那里去考察原始的教育状态。
35、原始社会的原始教育隐含了教育的本质。
36、 于是,在《民主主义与教育》这本书和《确定性的寻求》等书中,杜威在书的开头,总是大量地想像“初民社会”的教育和初民社会的思维习惯。
37、 10.这样说只有一个目的:希望那些标榜自己是教育现象学的研究者的人,老实增加一些教育哲学的修养。
38、 不要离开了教育哲学,离开了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笛卡儿、休谟、康德、胡塞尔、海德格尔、萨特、杜威、弗洛伊德、弗洛姆等等哲人去忽悠“教育现象学”。
本文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希望小伙伴们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