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设计的根本目的,首先要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一是解决今天的问题,二是提出未来的愿景。”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性价比不高的从0到1的基础研究最需要重视,设计领域也是一样。”
……
这是“中国工业设计之父”柳冠中先生日前在宁波演讲时爆出的“金句”。
81岁高龄的他是我国最著名的工业设计学术带头人和理论家。上世纪80年代,他留学回国筹建了国内第一个工业设计系,见证了中国工业设计近40年筚路蓝缕的发展。
目前虽年事已高,他仍在不遗余力地为中国工业设计奔走呼号,希冀让工业设计走向大众,建立一套“中国方案”。
鲜为人知的是,柳先生也是正宗的宁波血统,他祖籍宁波,1943年出生于重庆,5岁时随父母迁居上海。
柳冠中在讲座中。
6月7日,柳冠中先生应邀在宁大科院新海会堂作主题讲座。让我们一起回顾,他有哪些独到的观点和精辟的论述——
设计是为了创造价值
“设计不是一门心思追求爆款、博眼球,这都不对。”柳冠中开门见山地指出,设计不能只跟随市场、满足欲望,还要看到这个世界真正的“需求”,从而“定义、引领、创造需求”。
柳冠中一直强调,设计的终极任务是“提倡使用,不鼓励占有”!
他认为,工业设计最根本的宗旨是“创造人类社会健康、合理、共享、公平的生存方式”,也就是他之前提出的:“工业设计是创造更合理、更健康的生存方式”。
设计不能只讲交换价值,我们还要创造价值,不能只做产品,还要解决服务的问题。
“仔细想想,我们需要的真的是车吗?我们买了车真的天天都会开吗?不是的,我们需要的是借用汽车这个工具来出行。”柳先生说。
因此,设计师脑子里不应该是汽车,而是解决老百姓的出行问题。出行问题解决了,我们可以节省大量的能源和资源,这才是我们工业设计的理想。
一句话,设计是为社会创造出合理的、健康的、公平的、分享的生存方式,而不是排场、占有和奢华。
柳冠中强调,设计不能仅跟随市场、满足消费,要看到这个世界真正的需求(need,不是want),从而定义需求、引领需求、创造需求。
因此,“工业设计”的根本目的是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一是解决今天的问题,二是提出未来的愿景。
柳冠中说,真正的中国的“传统精神”与“可持续发展”的设计伦理和哲学思想,应该成为我们设计行业的最坚实道德基准线。
设计师要有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要解决的是产品的全流程问题,这样才能最大程度上节约资源,才能转变崇尚占有和奢华的社会风气。
中国设计的认知逻辑
柳冠中提出:“眼界决定宽度,格局决定高度,观念决定未来”。工业设计是工业时代以来,一切事物再格式化的思维逻辑。
他说,工业设计强调产品创新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强调产业创新、社会创新,我们设计才有前途。
“我去日本和德国考察时就有一个明显感受,他们的企业并没有热衷于所谓的品牌,更强调的反而是隐形冠军,强调各道工序之间的协作,让自己在某个领域内做深做透。”
“现在我们的很多东西从国外引进,看起来这样最快,性价比最高,却很短视。”
柳冠中认为,从1到100、1000比较简单,但从0到1的创新很难。看起来性价比不高的从0到1的基础研究最需要重视,设计领域也是一样。
“我们现在最需要的就是培养从0到1的基础研究的人才,不急功近利,能付出,能努力,坚持8-10年出成果,而不是追求立竿见影。好的设计投入到市场,也有酝酿期,不可能立刻产生效益。但我们要允许有这样的试错存在,这样才能产生真正的创新成果。”
柳冠中在讲座中。
柳冠中说,着力探索“提倡使用、不鼓励占有”的服务设计,来设计产业创新,这是人类社会的未来,也是设计界践行“中国方案”的目标、路线和认知逻辑。
“这其实关涉到中国未来走哪条路,要有一条属于我们走的路,实现我们的中国方案。设计专业绝不仅仅是一项技能,而是要纠正人们的生活目标,创造新的生活方式和新的文明形态。”
柳冠中认为,自己有责任诠释设计的“中国方案”。因为“如果只是跟在外国的逻辑后面徘徊,解决不了中国面临的挑战。”
“我们应该发展出中国的新思维、节制力与设计价值观,而不是被实用主义弱化了该学科‘顶层战略’的建树!”他表示,要认清中国的资源现状,审时度势,重新定义引领和创造属于中国特有的模式。
柳冠中对此抱有强烈的期待:14亿中国人如果成功走出一条健康、合理、公平,“提倡使用,不鼓励占有”的分享型社会之路,那是件了不得的事情,对世界是有重大意义的!
不要老是跟着潮流走
讲座结束后,柳冠中参观了宁大科院的毕业作品展,还到艺术楼仔细地巡视了一个下午。
他边参观边给工作室提出建议——
“那个以未来场景作为背景的动漫,已经做得很棒了,但是一看是日本动漫形象。我们可以挖掘自己独有的东西。
比如,以青瓷文化为IP,怎么去打造动漫形象;比方,围绕民族服装作为一个蓝本,衍生出一个未来的形象。当然,这需要老师的引导,来启发学生。我们不要老是跟着潮流走。”
柳冠中参观宁大科院工作室。
他对宁大“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表达了高度的认可——
“我到别的学校一看基本就是一排排的电脑,不管什么专业都在电脑前做。但是,在宁大科院看到的全是实实在在的工作室,其实国外的设计艺术院校也都这样。不管是日本还是德国,很多优秀的设计艺术学校特别强调动手能力,比如饰品专业、园林景观等,很多需要动手去感知和完成。”
他还举了个例:
有一次,我在德国参与他们设计专业的大学毕业答辩,共10个学生,其中2个按照我们的标准就是优秀毕业设计,做得非常专业。另外8个学生似乎跑题了。但是教授最后打分,那两个“完美”的学生竟没有通过答辩,不授予学位。教授说:‘我们培养的不是职业人,大学需要培养有创新思维的人。’”
柳冠中对当下的现状表示担忧:
“我们中国现在很多大学培养的是工具人和职业人,这应该是职业学校做的事情。 大学如果以市场要求来培养人才,那么我们就没有未来了。”
柳冠中接受记者专访
最后,柳先生表示,他祖籍在鄞县鳌洋村,天一阁的家谱也有记载,是地地道道的宁波人,虽然自己从小在上海长大,但对宁波感觉很亲切。如果有机会,很希望能够为家乡的高等教育做一些贡献。
文字:陈晓旻
一审:周 静 二审:张波三审:诸新民终审:葛颖